
-
-
陈牧春,生于北京,曾就读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,中央美院徐悲鸿画室,北京大学艺术系。 2005年参加海淀文化艺术节 作品《老城楼》,《钟楼》获得油画优秀奖 2007年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 2010年参加亚洲艺术博览会 2008年北京商报中国书画名人堂刊登采访《陈牧春:情系老房》 2009年北京商报当代艺术周刊刊登采访《陈牧春:寂静的门》 2009年北京晨报刊登介绍文章 2010年在北京宋庄举办画展《印痕之美》,并出画册。 2011年参加保利精品拍卖,拍出《有对联的老门》和《寂静的午后》 2011年参加北京宋庄北京油画学会首届作品展 2012年作品《老墙与三轮车》被美国洛克菲勒二世收藏 2004年——2007年创作以北京胡同和门楼为题材,多幅作品被日本藏家收藏。 2008年至今一直在画老门系列,完成了15幅。 2014年《北京信报》主格人物专访——陈牧春的诗意乡愁 2014年参加宋庄艺术节大地原创艺术中心画展 2015年参加宋庄东区艺术中心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画展 2015年参加宋庄树美术馆青年当代艺术大展 2015年十一月参加上上美术馆第一届女子画会邀请展 2016年上上美术馆画展
-
李大鸿,号丰岑,斋名草润堂。北京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中心艺术委员,东方名家画院副院长。国家一级美术师,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,中华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,环球华商协会书画艺委会常务理事,中国绿化基金会生态科技发展艺术委员,文化部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士,央视CCTV文化中国签约书画家,中南海画册编委会泰山揽胜图创作委员会委员。中国汉唐画院特聘画师。中国职业书画家网艺术委员会委员。
-
柳方金,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、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,文化部文化中心特聘画家、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、中国水墨机构副主席、中国水墨研究院副院长、北京丹青盛世书画院副院长、北京大兴美协高级顾问、中国美协创作中心山水画工作室画家、徐州民进市委画院副院长、曾执教于清华美院。现居北京。 《藏乡风情》获全国第七届工笔展银奖; 《碧水微歌下远峰》获“壶口杯”中国画名家提名展优秀奖; 《登山俯平野》获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暨建党85周年名家提名展优秀奖; 《高原牧曲》获全国书画艺术展优秀奖; 《夹金山下》入选08首届山水画双年展; 《雄姿远眺》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展; 《远山映朝晖》参加全国名家五十人巨幅展; 《金秋艳阳》入选21世纪中国——澳大利亚展; 《朝晖》入选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展; 《巍巍太行山》获江苏省首届山水画大展金奖; 《阳春布德》获江苏省第二届山水画大展佳奖; 《松连竹路雾里桥》入选“中华情”中国画展; 《时在中春阳和方起》入选2007年中国画大展。
-
-
陈牧春,生于北京,曾就读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,中央美院徐悲鸿画室,北京大学艺术系。 2005年参加海淀文化艺术节 作品《老城楼》,《钟楼》获得油画优秀奖 2007年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 2010年参加亚洲艺术博览会 2008年北京商报中国书画名人堂刊登采访《陈牧春:情系老房》 2009年北京商报当代艺术周刊刊登采访《陈牧春:寂静的门》 2009年北京晨报刊登介绍文章 2010年在北京宋庄举办画展《印痕之美》,并出画册。 2011年参加保利精品拍卖,拍出《有对联的老门》和《寂静的午后》 2011年参加北京宋庄北京油画学会首届作品展 2012年作品《老墙与三轮车》被美国洛克菲勒二世收藏 2004年——2007年创作以北京胡同和门楼为题材,多幅作品被日本藏家收藏。 2008年至今一直在画老门系列,完成了15幅。 2014年《北京信报》主格人物专访——陈牧春的诗意乡愁 2014年参加宋庄艺术节大地原创艺术中心画展 2015年参加宋庄东区艺术中心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画展 2015年参加宋庄树美术馆青年当代艺术大展 2015年十一月参加上上美术馆第一届女子画会邀请展 2016年上上美术馆画展
-
李大鸿,号丰岑,斋名草润堂。北京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中心艺术委员,东方名家画院副院长。国家一级美术师,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,中华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,环球华商协会书画艺委会常务理事,中国绿化基金会生态科技发展艺术委员,文化部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士,央视CCTV文化中国签约书画家,中南海画册编委会泰山揽胜图创作委员会委员。中国汉唐画院特聘画师。中国职业书画家网艺术委员会委员。
-
柳方金,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、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,文化部文化中心特聘画家、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、中国水墨机构副主席、中国水墨研究院副院长、北京丹青盛世书画院副院长、北京大兴美协高级顾问、中国美协创作中心山水画工作室画家、徐州民进市委画院副院长、曾执教于清华美院。现居北京。 《藏乡风情》获全国第七届工笔展银奖; 《碧水微歌下远峰》获“壶口杯”中国画名家提名展优秀奖; 《登山俯平野》获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暨建党85周年名家提名展优秀奖; 《高原牧曲》获全国书画艺术展优秀奖; 《夹金山下》入选08首届山水画双年展; 《雄姿远眺》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展; 《远山映朝晖》参加全国名家五十人巨幅展; 《金秋艳阳》入选21世纪中国——澳大利亚展; 《朝晖》入选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展; 《巍巍太行山》获江苏省首届山水画大展金奖; 《阳春布德》获江苏省第二届山水画大展佳奖; 《松连竹路雾里桥》入选“中华情”中国画展; 《时在中春阳和方起》入选2007年中国画大展。
-
谭继文,男,土家族,重庆市人,1952年生,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,群文研究馆员,国家一级美术师,重庆中国画学会理事,原重庆美协理事,中华书画协会会员。 谭继文翻越千山万水,发现武陵山和太行山的沉积岩是古人没有表现过的处女地,那一捆捆平行线裂纹,让太行山更有形式感,经他长期写生与在生宣纸上涂抹后,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表现山水画笔墨语言,取名为“平行皴。” 谭继文所创造的平行皴新笔墨语言,是继承荆、关、董、巨、刘、李、马、夏的创新思想,提高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境界,拓宽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领域,所表现的是太行山的阳刚大气,雄浑壮观,郎朗乾坤;追求的是形式感、厚重感、运动感;张扬的是民族魂,传递的是中华情,为续写中国山水画创新史起到了推动的作用。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先生评价:“土家族画家谭继文自幼在重庆山乡生活,沉积岩经地壳裂变形成的平行线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,遂情有独钟地大胆运用于山水画创作,经五十年锤炼,焉然创‘平行皴’独立于山水画坛。”
-
杜艳,现为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淄博市美术家协会理事。一九九八年修业于中国美术学院,二零一一年入现代工笔画院创作室。现主画人物,山水,乡居图。 《岁月静好》入选吴冠中美术馆开馆全国中国画展 《承载~2》入选翰墨齐鲁首届全国花鸟画展 《融~系列》入选纪念扬州2500周年城庆丹青扬州全国中国画展 《家园~1》入选2015万年浦江全国中国山水画展 《家园~2》入选2015水墨澎城全国中国画展 《故园春梦》入选吉祥草原·丹青鹿城2016全国中国画展 《清平乐》入选逐梦威海卫2016全国中国画展 《承载~3》入选2016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展 《田园归居》入选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大展。
-
南斐:现居北京,汉族;1985年出生,职业画家;进修于中国水墨画院贾广建导师高级研修班;陕西省美协骊山创作中心研究员;宝鸡画院画家,宝鸡美协会员。“只几年的时间,在南斐的画面上,突出看到的是用笔用墨上的讲究,在布局上的斟酌,透着传统文化的修养和积累,特别是在落款上,不再是那么随便、不讲究,这几年是下了一番功夫,不论是书体、内容还是落款的位置,都有突飞的变化,使画面多了一些文化意味。当然这也仅仅是开始。”——王尊农(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宝鸡画院学术顾问)。 笔触工致细腻,构图虚实衬托,下笔纵横驰骋,格调清新雅丽,作品疏密聚散有法,用墨浓淡相宜,画面动感强烈。少年启蒙于著名书画家曹宇老师,师承著名国画家王尊农先生,并能博彩诸家,传神达意。作品多次在西安、宝鸡等地书画大赛中获奖,是陕西乃至全国最具成长价值和收藏升值潜力的年轻画家之一
-
潘晓云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当代著名花鸟画家,湖北荆州人。现任中国现代美术研究院中国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中国花鸟画研究院副院长、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中国画高研班花鸟画专业导师、中国大学生艺术节评委、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、湖北省画院特聘画家、北京朝阳画院画家。画家潘晓云的艺术创作,离不开现实,但又与现实拉开距离,离不开感觉,但又超越感觉,在潘晓云的绘画作品中,情景交融互渗,可以发掘出多层情感,而且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,渗入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景中,景中全是情,情具象而为景。与那些胡乱涂鸦、欺世盗名者划清界限,展现自己“以我观物,故物皆我之色彩”的艺术追求,也体现中国画,“山虽一阜,其间环绕无穷;树虽一林,此中掩映不尽”的艺术境界。